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法治周末》:剧本杀,旅游业的下一个风口?

发布时间:2022-08-26    人气:

《法治周末》记者 马金顺


在草鞋山庐客栈里,几组家庭成员穿越回唐朝,化身为花神、小花仙、小树仙,正在根据工作人员提供的线索认真“寻宝”……8月15日,江苏无锡拈花湾景区的亲子沉浸剧本体验项目《拈花历险记》正式开启。

该项目由美团联合拈花湾景区以及文旅产业内容开发商橙愿文化共同打造,以景区内客栈为主场景,融合了手抄、手作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验。项目主要面对6岁至14岁的亲子家庭,在两个小时的体验中,家长和小朋友将通过共同完成解谜任务,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并可深度游玩拈花湾景区。

除了上述亲子主题沉浸剧本体验项目外,《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去年以来,北京、重庆、成都、武汉等地相继推出与景区、小镇等实际场景相结合的沉浸式剧本杀项目,游客通过在实际场景内探索不同的故事体验“另一个时空”。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以纯观光为导向的景区已经很难吸引现代的游客,特别是Z世代游客(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人群)的崛起,更是需要大量的沉浸式、体验式文旅产品来满足这些游客的需求。基于此,剧本杀导入传统文旅项目便成为传统景区增强旅游体验的一种较为灵活的转变方式,受到部分传统景区的热捧。”北京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京外理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文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云耀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受部分传统景区热捧的剧本杀,会是旅游业的下一个风口吗?

旅游业牵手剧本杀

“亲子沉浸体验是在剧本游戏的基础上,将内容放轻,具有代入性强、互动感强等特点。目前,公司正在和国内多家景区、商场打造亲子沉浸体验项目。”谈起《拈花历险记》项目,橙愿文化创始人之一、该项目内容开发负责人马琛婷兴致颇高。

在马琛婷看来,与实际场景相结合的沉浸式剧本杀项目,主要是以旅游业为切入点,通过剧本杀这种游戏形态为其赋能,未来“旅游+剧本杀”模式会越来越普及。

暴风岛品牌联合创始人何函夏表达了相似观点,“目前该模式尚处于一个形成期,旅游业与剧本杀的结合,值得期待”。

2016年即开始做沉浸式剧本娱乐业务的何函夏,对行业发展一直比较关注:“自2020年年底,国家明确发展沉浸式业态、支持和鼓励利用文化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项目后,行业便有商家开始将剧本杀与小镇、酒店、民宿、博物馆等各种业态相结合进行专项策划,推出相关产品。”

何函夏所说的“国家明确发展沉浸式业态”,是指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发展沉浸式业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内容。

《意见》提出,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园区街区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展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服务。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提升旅游演艺、线下娱乐的数字化水平。

此后,有关景区、古镇、酒店、民宿、博物馆、游轮等各种业态与剧本杀结合的项目便陆续推出。比如,2021年3月,武汉知音号游轮推出的实境剧本杀产品“迷之暗礁”;2021年5月飞猪联合世纪邮轮共同推出重庆邮轮剧本杀;同月,成都宽窄巷子推出了全国首款以城市人文为题材的剧本杀游戏《宽窄十二市》;同年5月,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与 NINES 推理馆合作推出沉浸式酒店剧本杀……

“这种沉浸式的旅游方式尤其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不但吸引了众多剧本杀玩家,还有很多非剧本杀玩家也前来体验。”重庆一剧本杀商家李华(化名)说。

一种双赢、创新的融合发展模式?

据李华介绍,目前关于旅游与剧本杀结合项目,市场上存在两种主流形式。一是剧本杀商家与景区联合开发,该形式下,景区负责提供现场工作人员和景区大环境,剧本杀商家会负责剧本、人员培训、装修设计等;二是景区自身开发相关项目,这个投入会比较高,有时专门定制一个剧本可能就需要好几百万元。

但在李华看来,无论哪种形式,旅游业和剧本杀相结合的初衷多是为了通过提质升级、促进二次消费,是一种双赢、创新的融合发展模式。

在谈起引进剧本杀项目的原因时,拈花湾景区电商营销负责人卢俊也表示,“旅游+剧本体验”的跨界融合越来越火,之所以引进《拈花历险记》,也是为了增加亲子场景的丰富度,通过景区的提质升级,吸引本地的家庭客群。

“从旅游业角度来看,传统旅游业景观类需求比较多,然而,很多地方又很类似,同质化比较严重,无法刺激更多人进行二次消费,通过引入剧本杀,既可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场地,也能增加景区的营收,还能弘扬当地文化,何乐而不为。”何函夏向记者分析,从剧本杀商家角度来看,他们需要更大的场地、更多的客流量。

尽管看好这种模式,郑州一剧本杀商家张林(化名)并未盲目试水。

“目前该模式对于郑州市场来说,还不太成熟。大家旅游的目的就是去逛去玩,景区和剧本杀完全相融合,一方面不太好实现,另一方面外地游客为了新鲜感特意来体验,有些不太现实。”张林认为。

张林经营着一家1000多平方米的剧本杀线下店,“店面装修时,有些房间已做成半实景,大家体验感已经不错,如果让玩家进景区体验,他们可能会考虑时间等成本多一些”。

就公开数据来看,当前“旅游+剧本杀”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当地消费者。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更是直言,“旅游+剧本杀”的模式相当于锦上添花的事儿,不可能成为主流,让其变成景区真正的盈利点,恐怕还很难,建议特别是那些离大城市比较远的景区,不要轻易尝试。

服务质量等隐忧需关注

马琛婷认为,旅游与剧本杀相融合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现在市场上很多产品可能更多的是从剧本杀思维去切入,而不是从旅游景区、游客的思维引入,这可能会与预期存在一定偏差。

有体验过此类项目的玩家也表示,有些剧本杀与旅游业的融合项目体验感并不是很好,体验后感觉其只是简单的旅游消费场景与剧本杀的叠加,显得很是生硬。

“一个成功的文旅项目永远是内容为王,恰如其分的内容设计、巧妙的环境氛围营造,让游客自然而然地融入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游客的青睐。”张云耀说。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不论是剧本杀商家选择旅游景区、还是旅游业经营者选择剧本杀企业,双方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为景区专门定制剧本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市场上更多是剧本商家按照自身感觉将景区融入剧本中,实际效果也就千差万别了。

此外,剧本还属于“消耗品”,想要持续保持热度,必须定期更换剧本内容。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剧本杀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优秀剧本稀缺、同质化严重、内容侵权等问题是无法通过依托旅游景区的方式来解决的。

其实张林未盲目试水,也有此方面的考虑。张林以龙门石窟举例,要是引进剧本杀项目,剧本必须结合历史背景来写,不能瞎编乱造,而将此类剧本作为商业形式进行宣传,版权方面还是有很多需要规避的地方。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傅林放根据自身观察也表达了对行业的担忧:从法律角度来讲,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安全问题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特别是服务质量问题。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旅游与剧本杀融合的项目,多是一个简单的叠加,剧本的写作并未与实际场景衔接好。这种简单拼凑必然会带来不好的体验,在该阶段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这也会给行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傅林放说。

此外,傅林放认为,景区经营时特别强调经营环境的安全,当景区植入剧本杀,经营者关注的焦点可能不是景区本身,而是剧本杀,景区原有的那些安全设计,可能对剧本杀参与者来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隐患发生后,景区方面从传统景区角度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但是作为剧本杀经营者,这种安全保障模式可能又显得不足,这里面就涉及安全问题,同时也存在消费者人身安全保护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m.legalweekly.cn/rdcj/2022-08/25/content_8773398.html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