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杭州新闻》:从课堂到乡野 青年用脚步丈量“共富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5    人气:

近日,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千岛湖校区师生组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转移集聚惠民工程”“能人型村干部”和“高校艺术院系联村共建”三大主题,深入淳安县鸠坑乡、界首乡和文昌镇调研,探寻“千万工程”实施20余年来,淳安县迈向共同富裕的特色路径,挖掘“廿载绘千岛,山乡奔共富”的生动故事。

观察团首站抵达鸠坑乡,与当地乡镇干部围绕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安居优教、安居善养、就业牵引、惠民安居、重大项目搬迁等,细致交流了推进成效、现存难题及后续保障措施。此外,师生团队还实地走访了“转移集聚”典型村——乳洞村,切身感受搬迁工程为村民生活带来的蝶变;随后参观了鸠坑茶博馆,从茶文化传承中找寻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

“能人型村干部如何为山区海岛县共同富裕注入动能?”带着这一命题,观察团相继对话三位致富带头人:界首乡严家村党总支书记严宏芳、文昌镇文屏村党支部书记邵文美、屏门乡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项家龙。观察团围绕能人型村干部的资源整合、关系协调、知识经验等核心能力,深入探讨了他们如何带领村民突破地理封闭、资源有限、要素流动不畅等发展瓶颈,在生态敏感型地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富之路”。

文昌镇王家源村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淳安的党建联建村,自2016年起携手同行以来,围绕“留守儿童俱乐部”,学校累计派出1500余人次师生参与阳光支教,用爱心与知识守护孩子成长。当天,师生再度与80多岁高龄的何志尉老师合作开展支教行动,续写校村共建暖心篇章。

这场实践让师生们跳出课本,在千岛湖畔的田野乡间,真切感受到“千万工程”二十余载的深厚积淀。这些鲜活的见闻,不仅成为师生们笔下的调研素材,更化为他们心中对乡村振兴的深刻理解,让“共富”二字从概念变为可感可知的现实图景。

原文链接:https://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1135966286593916928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