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蓝新闻》:旅游搭子热潮兴起,年轻人的破圈社交与风险博弈

发布时间:2025-04-22    人气:

五一假期临近,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旅游搭子的招募帖五花八门。有人甩出西藏自驾路线,急寻能扛氧气瓶、会讲冷笑话的副驾摄影师;迪士尼拼单帖里标注着“社恐友好局,全程零交流只互拍”。

旅游达人小鲁在小红书上找过几次旅游搭子,一起在西安逛博物馆、去日本滑雪、去马来西亚看海,他说,找搭子的目的不完全说是仅仅为了旅行,通过认识不同的人,能够接触到他的生活,他的圈子,从而破圈社交。

为什么年轻人如此热衷在社交平台上寻找搭子?在杭州读研的00后女孩小余说,去年国庆,她和相识4年的好友去香港旅游,却因拍照等琐事差点绝交。“我自己买了相机,我自己拍照技术比较OK,我给她拍了很多比较出片的照片,但是她给我拍照的时候就是非常地敷衍。”此后,她出去旅行都是在网上找搭子。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吴娜佳说,这就是熟人的社交困境,熟人之间有情谊但也有顾忌,互相压抑需求反而容易关系闹僵。素未谋面的搭子之间可以自然地分摊价格、争论行程。次抛型的搭子降低了社交压力,年轻人就会通过这个平台的算法去筛选跟自己兴趣相同的,消费能力差不多的,他就觉得我们是一个圈子的人,他就是去构建这种精准匹配的安全感。

根据《2024中国Z世代旅游消费报告》显示,83%的年轻人选择搭子出游的核心原因是“分摊成本”。热爱旅行的90后女生小朱喜欢住星级酒店,在寻找旅游搭子时,她会特地标明“要女生”“不穷游”“A钱快”。“我找搭子主要目的是为了拼房,因为酒店可能会有些贵。A房费,要么是大家协商一致要订这个酒店了,那一个人订,然后另一个人把钱转给她,也可以她订一晚,然后你订一晚。”小朱说。

旅游搭子的盛行,不仅反映了社交需求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平台的算法推荐,让搭子匹配效率大幅提升,但也暗藏风险。有人被拉进与预期不符的旅行团,有人遭遇“搭子黄牛”。大学生严莉莉去年夏天在网上寻找一起去大西北旅游的搭子,帖子一发,私信爆满。有个搭子跟她聊了一周后,相约一起报一个2480元的6人小团。到达目的地后搭子突然失联,严莉莉才意识到这是让她报团的托儿。“那天我是中午12点到的,(她)跟我说吃了火锅拉肚子了,后面就失联了。另外跟我一起住的那个女生她搭子也是突然说自己延机了,后面晚上就一直了无音讯了。”严莉莉说。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吴娜佳认为,旅游搭子的个性化需求导致相关供给的分散化和非标准化,这必然导致供给匹配的良莠不齐。她建议年轻人在寻找“搭子”时应学会甄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平台也应加强监管。

原文链接:http://wap.cztv.com/articles/index.html?pubId=2474850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