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旅游报》:创新模式拓展合作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业界共话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4-07-15    人气:

刘玉溪 李晶媛

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工作会议近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来高校共建工作总体情况,肯定了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科研创新、产教融合、国际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下一步如何在完善共建机制、优化合作路径、创新合作模式等方面推动共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勠力同心 共建共促

高校共建工作是有效促进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地方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举措。2023年,13所共建院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42项,资助经费共1360万元;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71项,资助经费共3105.2万元。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介绍,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积极支持高校参与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工作,为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搭建展示、交流和实践平台。去年以来,相关共建高校深度参与重要外事活动。下一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将组织专家团队,打磨高质量调研成果,在举办国际论坛、学术研讨、旅游推介等方面加强与共建高校合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自开展共建工作以来,有100余人次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文件起草、对策建议、项目评选等工作,承担文化和旅游领域课题50余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表示,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在共建人才基地、加强智库建设、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挖掘潜力,通过强化协作、研究等,进一步促进共建工作开展。

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介绍,省部高校共建为学校提供了国家层面人才培养的优势和演出展演平台机会。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平台,可以更好展示山艺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互鉴。下一步,将大力探索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创作,注重对文旅重点与前沿领域的研究攻关。

积极探索 拓展合作

会议还围绕“如何进一步调动部系统单位与共建院校双方积极性,深化合作关系,提升共建工作成效达到双向赋能的效果”“如何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合作路径,丰富合作渠道,拓展合作空间”“如何进一步完善共建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更好发挥共建工作能效”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嘉宾为共建工作献计献策。

“共建高校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科研创新、产教融合、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们也与文化和旅游部各直属单位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大家凝心聚力,积极参与,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业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经验。”桂林旅游学院党委书记刘迎春表示,将在共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走深,主动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科学研究、智库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合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发展。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杜兰晓认为,高校共建工作是推动共建院校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机制和强大助力,也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部校、校校携手并进、共建共享共赢,有力促进了行业高素质人才蓄水池、科教融汇先行地、国际交流合作新高地建设,加快推动了院校高质量发展。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事张蕾表示,目前集团在数字创新、“文化+科技”、文旅场景建设等方面非常需要高校专业人才的大力支持,集团也在积极尝试与高校进行互动,对接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高校数字化专业人才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文旅演艺项目。下一步,希望更好发挥高校共建的作用,推荐更多的青年艺术人才加入演艺集团,为集团下一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整合资源 强化统筹

会上,与会专家嘉宾还对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部与相关高校共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刘迎春表示,希望文化和旅游部搭建平台,组成学术共同体,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和前沿领域开展研究攻关,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共建科研成果;发挥共建高校聚合效应,在高层次人才引育、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海外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和旅游领域标准建设国际化水平,更好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杜兰晓建议,进一步健全高校共建常态化机制,开启定期省部会商;持续加强对旅游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大政策供给,推动共建院校稳步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加大对旅游职业院校争创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的支持力度,尽早在旅游职业本科建设上实现突破,从根本上破解高素质旅游人才严重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提供更加有力的平台支撑,更好支持旅游职业院校“职教出海”。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建议,探索、形成并推动科学的旅游学科体系建设;建设好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机制,推动科技研发引领行业发展;同时,在共建过程中,更加注重旅游高层次经营人才培养、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科研领军人才培养,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407/11/content_96220.html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