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 徐继宏、赵青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一段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曹秀珍创编的“八段锦”课间操正在该校体育馆上演,数百名学生们跟着创编教师活动关节、舒展身体。这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行动计划启动仪式现场一幕。
3月7日,正值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也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行动计划启动的日子。“为了用振奋的体育精神迎接杭州亚运会,也为了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在顶层设计、具体细节上都做了推敲。我们希望可以营造出‘处处是体育活动之地,人人是体育健身之人’的校园体育氛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长杜兰晓表示。
寓教于“体”,确立体育教育改革思路
多年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高度重视体育工作,采用两大模块的教学(运动技能与职业体能),把体育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曾获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一校一品”示范基地称号。
在此基础上,“阳光体育”在体育第一课堂改革、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育相关专业建设、学生体质评价机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破题”与“整顿”,提出了详细的目标和要求。比如“阳光体育”构建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和“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系统性教学思路,并借力数字化探索实施“互联+体育”模式,开发应用“阳光体育”APP,满足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需求。
“这是一场全面的、详尽的体育教育改革,是近年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行动,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学校对体育的重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公共教学部主任童建民表示。
践行于“行”,每天运动一小时
传递体育精神,既要根植于心,更要践行于行。“阳光体育”计划的第一抓手便是“每天运动一小时”。该活动以早出操、课间操、晚活动三个阶段为载体,推动全校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以体育智、以体育心。
“早出操”安排在早晨7点至8点,以晨跑为主要内容;“课间操”以学校创编的“加油”“早安隆回”“坐姿八段锦”视频为依据,安排在上午大课间进行,由教师带动跳操,没课的学生则可自行选择场地,在钉钉端“阳光体育”打开视频教程跟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间操视频是学校教师团队自主创编,自主拍摄的,有坐姿、站姿及跳跃式等多种操练方式,全面锻炼学生各个身体部位;晚间活动则安排在晚上6点至8点,内容也更为丰富,既可以参加体育类社团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的体育活动与比赛,也可以参加自主活动,包括跳绳、开合跳、深蹲、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俯卧撑等,从各个层面推进学生养成运动良好习惯。
为助力“每天运动一小时”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对学生体育社团、体育特色品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包括指导学生创建体育类学生社团不少于20个,为学生提供社团文化交流及展示体育魅力的机会,利用中国旅游日、校庆日等特殊节点举办校园马拉松、毅行等育人型体育活动,打造“体育文化长廊”等多样化的活动。
教本于“师”,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氛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既需要学生的热情参与,也需要全体教师的带动和鼓舞。为此,“阳光体育”在教工体育文化工作体系上做了深度优化。比如,学校围绕“微工会”线上服务平台,依托AI等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动态套餐式、可选择、可竞技的系列健身活动,教师根据自身状态、时间、地点,选择意向健身项目。此外,学校鼓励大球社团、小球社团、骑行社团、登山社团等教工体育类社团,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1次校级活动,积极营造团队合作、奋斗拼搏的氛围。
在师生共同关注的体育活动上,学校鼓励教师发挥能动性,推动体育精神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比如在亚运会、奥运会等大型活动赛事期间,可邀请体育界名人,开播“奥运讲坛”“冠军访谈”等系列节目,在二级学院积极谋划具备学院特色的体育类活动,实现“院院有体育赛事、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局面。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正奔赴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道路上,积极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让师生共享运动之美。
原文链接: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action=opendetail%3Bvideo%3B640c4acb1a3f0f000799da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