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旅游报》:为旅游,奉献一颗“奔腾”的心

发布时间:2009-01-06    人气:

    《中国旅游报》1月2日报道   
 
    韩昱  钱兴成/文       
 
    来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办公室,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不大的空间却简陋得近乎“家徒四壁”,一台老旧的电脑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里到底是不是院长的办公室?
    
    据陪同人员介绍,原来从2005年开始,学院总务处每年采购时都会惦记着给王昆欣院长换一台电脑,可每次都被王院长以一句“我这台挺好,新的让基层的同志用吧”挡了回来。每当提到这台电脑,王昆欣总会风趣地说:“有的院校,底子厚家大业大,不用费多大劲就‘迅驰’了,有的院校与本科大学合并,专、本并举,说话间就‘双核’了,我们旅院底子薄,又缺乏外部资源,我们唯一有的,就是一颗‘奔腾’的心。”
 
为学校———“衣带渐宽终不悔”
    
    12年前,时任杭州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处处长的王昆欣来到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前身———浙江省旅游学校。此时的浙江旅游学校,还窝在杭州三堡的17亩地里艰难地发展。眼瞅着兄弟院校或脱胎换骨、升格大学,或生源萧条、合并重组。此时的王昆欣,真正感到了千钧重压。他破釜沉舟,毅然提出了在旅游学校的基础上独立设置旅游高等职业学院的计划。2000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正式成立,两年后搬迁至萧山区面积达240亩的新校区,全国第一所由中职升格的旅游高等职业学院就这样在钱江南岸傲然挺立。
    
    大学是建立起来了,但底子薄、资源少却是必须直面的现实。王昆欣说:“那时候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但我们还必须把经念好,把道场做大。”每年上百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他舍得花钱;每年上百万的图书经费,他舍得花钱;为每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他舍得花钱;为教师科研提供配套经费,他舍得花钱。然而,他也有太多不舍得花钱的时候。在新校区建设期间,他经常要到工地查看,生怕浪费了一块砖,损失了一片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钱一定要用到刀刃上。
    
    10余年来,王昆欣为了学院的发展夙兴夜寐,殚精竭虑。10年前,他曾经与境外实习研修机构的代表连续谈判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现如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业已成为浙江省第一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职学院,第一所选送学生到国外酒店实习的高职学院,第一所与国外大学互派留学生的高职学院;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在校外国留学生、进修生最多的学院。
 
为学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自1983年大学毕业后,王昆欣就开始了他的高校执教生涯,1996年来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作,迄今已有25年的高校教龄。在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他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同时也坚定了一颗立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
    
    和学生在一起,是王院长最开心的时光。即使身为院长,事务繁忙,他仍主讲专业课,指导几个班的毕业设计。在生活中,他更是一位细心关爱同学的老师,尤其是对贫困学生投入了许多的精力和关心。学院2003年开展“结对子”爱心工程至今,王昆欣与贫困生“结对子”从未间断过。王院长的爱心、学问、人格魅力和职业修养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他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学生心目中,院长不仅课讲得好,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他常说:“没有学生就没有学院,没有学院就没有我这个院长,所以我这个院长就是为学生打工的。”
 
为学术———“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从事沉重的教学任务和繁杂的行政事务等日常工作之余,王昆欣还始终坚持着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科研活动。从其治学经历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是旅游学科的基础研究;第二个是旅游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在旅游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王昆欣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的权威之一。多年从事旅游职业院校的管理工作,使其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先后当选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浙江省旅游教育会会长、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等。
    
    25年来,王昆欣就是以这样一种孜孜不倦的求知态度努力钻研,先后主持了教育部、国家旅游局课题4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4项,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多次获得省级奖项。
   
     如果说沉潜学海更多依靠的是天赋和勤奋,那么甘为人梯、奖掖后进则需要更大的气度和胸怀。谈起5年前自己成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自主培养的第一名正教授,王昆欣感慨地说:“那时候除了高兴,更多的是紧迫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如果没有一支庞大的教授队伍,这所学校将永无出头之日。”从那时起,人才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就成为他时时挂在心上的头等大事。无论酷暑寒冬,王昆欣一次次跑到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省教育厅,为教师的科研争取发展的平台,将一个个科研项目带回学院。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2009年,是王昆欣第四个本命年。在行将步入“知天命”岁月的前夕,他觉得,系在自己身上须臾不可离的那根“腰带”,首先应该是对社会、对学校、对亲人、对全院老师和6500多名学生的那一份责任。
    
    身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王昆欣眼下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扩大办学空间,提升办学质量;如何扩大国际合作,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科建设在新的社会需求中进一步树起自己的办学品牌,并进一步做大、做强。
 
 
图为王昆欣与学生们在一起。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