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文旅中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非遗传承 线上研习

发布时间:2022-03-30    人气:

(通讯员 时忆宁)近日,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设计开发的“非遗文化线上研习馆”正式开馆。该校以“赏析教学+体验交流”的组织形式,邀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面向港澳内地三地青少年,拍摄并制作了以青瓷、核雕、扇艺和剪纸为主题的4个非遗文化宣传推广视频和4个非遗技艺展示视频在线上研习馆展示,并开展非遗文化交流、技艺传习、设计制作等活动。在过去的3个月中,学校艺术学院实地调研走访了杭州、桐庐、龙泉等地,访谈了龙泉青瓷泰斗徐朝兴大师、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毛正聪、制扇技艺(王星记扇)传承人孙亚青、桐庐剪纸传承人徐小龙等,联合制作完成了非遗文化线上研习馆。

其中,核雕主题的视频由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郑亦平和徒弟王国运共同完成。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在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主要是在桃橄榄核等较小的果核上进行艺术创作。浙江的核雕技艺在全国是独树一帜的,浙江有竹根雕、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技艺大师会慢慢把各门技艺转化到核雕上去,达成雕刻技术之间的融合和互补。“这次核雕技艺的展示不仅仅是面向港澳内地三地青少年的一次交流,我也希望可以带给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对木雕、石雕、核雕等非遗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一些新思路,考虑如何在非遗文化之间实现跨界,实现多样性技艺,拓宽就业渠道。”郑亦平的徒弟王国运如今也是苏州当地小有名气的核雕工艺美术师。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毕业后,他成立了自己的核雕艺术工作室,如今已从事核雕创作10余年。“非遗文化需要技艺的薪火相传,‘师徒制’也是当下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主要模式。我也希望通过展示这种传帮带的师徒传承关系,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的青年力量加入非遗人才的队伍中,更好地推动非遗传承和发展。”

王介明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这名95后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建德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而学校这次邀请拍摄剪纸主题视频的桐庐剪纸非遗项目传承负责人徐小龙正是王介明的伯乐。“2015年的时候,徐老师邀请我参加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传承人才培训班,在培训班上,中国美院、中华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等国家、省剪纸专家到班讲课,认识了很多剪纸非遗传承人,从此打开了我人生的另一扇大门。”“桐庐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剪纸形式多样,尺幅灵活,表现题材不仅贴近现实生活,还富有时代气息,同时非常有江南特色。研习馆剪纸主题的视频介绍了桐庐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制作工艺,对初学者来说简单易学,趣味十足,同时通过线上发布的形式进行非遗文化推广,这对我今后在剪纸文化推广、教学和工作室的建设方面都很有启发。”王介明介绍。

 研习活动还邀请了三地多所院校百余位青少年共同体验非遗产品设计制作,并将扇面绘制和中国剪纸体验的材料包邮寄至澳门大学、澳门旅游学院、香港耀中幼教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等港澳院校,并收到港澳青少年学习非遗技艺后制作的优秀作品。据了解,由该校申报的“2021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专题培训暨青少年非遗传习活动”获得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项目分为“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专题培训”和“示范性游学项目推广”两个部分。自去年成功举办2021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专题培训后,以“非遗传习”为特色,以“线上研习馆”为载体推广示范性游学项目也于近期正式上线。“非遗文化线上研习馆”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s_ygpJWoHQGFcqsDvaUSQ

原文链接: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action=opendetail%3Bvideo%3B623d97fce72834615864910d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