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旅游报》:浙江旅职院“阳光工程”显现阳光效果

发布时间:2019-12-13    人气:

 □ 钱兴成 吴静静

日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9级5000多位兴奋地新生都穿上了整齐的制服。在校期间穿定制的制服,是浙旅院已经延续了近10年的做法,学校邀请专业服装设计单位根据各专业特点做好制服设计,如烹饪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空乘专业等都有个性化的制服,学生穿着职业制服行走在校园里,成为一道美丽的校园风景。

作为一所旅游高职院校,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十分注重制服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三位一体”,注重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和人文素养,并把这一理念纳入以培养学生为中心的“阳光工程”中加以固化。校党委书记金炳雄表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育人思想,把“旅游+人文”的精髓植入到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环境中,以“阳光”为育人导向,以“工程”为育人载体,用“阳光工程”开启学生通向诗和远方的人生旅程。

“阳光工程”是浙旅院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抓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推行10年来,“阳光工程”已经基本形成了“三横三纵”的工作体系,“三横”主要分为大一“阳光·坐标”、大二“阳光·明德”、大三“阳光·起航”三个横向梯队层级;“三纵”主要分为职业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三个纵向目标要求。其中一年一度的重头戏“星级班级”“星级寝室”“阳光标兵”三个奖项的评选更是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奥斯卡”,成为学生尽情展示风采的盛典。

“星级班级”建设的标杆

“星级班级”可以说是“阳光工程”系列评选项目中分量最重、关注度最高的,每年在大二、大三班级中只评选4个。在今年10月底的星级班级“最具人气班级”网络投票中,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学工部的“阳光学工”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就超过2.5万次。据了解,星级班级主要通过在班级建设中引入星级酒店评定标准的理念,通过设置一系列与旅游服务行业文化相关的建设标准,如班级集体获奖、团队精神表现、文明校园建设、综合学习成绩等一系列量化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入围班级名单,并对入围的班级进行公示和宣传,这既能使入围班级产生更高标准的自觉要求,又能对其他班级的学风、班风建设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

“星级寝室”创建的示范

当前,大学生的寝室功能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从原来单纯的睡觉休息功能发展为集娱乐、学习、社交、休息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并成为文化传播、“三全育人”的重要场所。学院通过“星级寝室”的创建,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打造舒适整洁温馨的生活空间,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互助互爱意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浓郁的寝室文化氛围。为了争创“星级寝室”,同学们也非常努力,无论在寝室保洁制度、整体美观,还是室友关系改善、寝室文化营造方面都有不少的亮点和特色。同时,学工部也会协同后勤、保卫、系(院)等部门,重点对寝室卫生、寝室文化、人际关系、学习氛围、垃圾分类等问题开展不定期抽查走访,确保“星级寝室”的整体品质。

“阳光标兵”队伍的榜样

“阳光标兵”荣誉称号既是一名学生在校级层面的最高荣誉,也是一个班级团队表现的集中体现。它既需要检验学生个体在课程学习、技能比赛、人际关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也需要所在班级方方面面都有较好的表现,把学生的个人成绩与班级集体责任紧密结合起来,让评选出来的“阳光标兵”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同时,学校也会将“最美标兵”的荣誉称号授予一些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以作激励。如参加了70周年阅兵的2013级学生郑丽萍在回校后,被学校授予“最美标兵”的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也成了学院官宣和学生微信朋友圈的热点。

10年来,“阳光工程”已成为学生管理服务的核心抓手和重要载体。“阳光工程”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点、线、面全覆盖的学生评价和激励政策,构建了较为整体性的班级大集体、寝室小集体、学生个体全贯通的关注和引导机制。

面对00后的新生代大学生,5G智慧教育管理已成为新的趋势,如何使“阳光工程”做到因事而化、因势而新?金炳雄表示,下一步,“阳光工程”要通过“三个高”的再设计,即高立意、高标准、高质量;“三个品”的再打造,即品德、品质、品牌;“三个味”的再塑造,即家国味、文化味、人情味,让阳光照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文化和旅游人才,让学生成为最美的风景。

原文链接:http://news.ctnews.com.cn/zglyb/html/2019-12/12/content_369536.htm?div=-1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