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青年时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成立 为我省乃至全国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布时间:2019-07-07    人气:

      主任记者 张晶     

       昨天,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举行,并公布了首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47名专家的名单。同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9年助力万村景区化建设正式启动,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向师生团队授旗。

       据了解,该研究院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属的高端智库型研究机构,以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府智库、行业智囊和学术高地为建设宗旨,力争用3年的时间建设拥有一批科研骨干、学术领军人物、实用性技术人才的一流科研团队,取得拥有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影响全国的重大应用研究和引领性学术研究的一流科研成果,打造拥有高端峰会、论坛讲坛、高端智库、文旅期刊、行业标准的一流科研品牌,为浙江乃至全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将主办大型文化和旅游峰会、国际论坛,探索设立硕士点或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路径,联合重点大学或国内重点研究院,筹备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布点工作或联合培养硕士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兰晓说,也会聚焦前沿和热点问题,在文旅产业融合模式、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演艺策划、文旅产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文旅IP的开发和打造以及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各类新型旅游业态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产出标志性成果。

       浙江省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王忠林介绍,从2017年开始,学校共派出了89个“万村景区化”队伍赴全省10个地市的190个村庄开展了创建指导服务,其中,56个村成功创建成为省3A级景区村庄,其余134个村庄成功创建成为省2A或A级景区村庄,助力了浙江省“大花园”建设,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这件事情也会继续做。

       叶乐安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合作发展处的研究员,这几年他一直带着学生深入我省村庄。“明天我们就要去兰溪了。”他告诉记者,让村庄成为景区,既能够提升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也能为城里人开辟一方旅游休闲地。“尽管我们省里的村庄从面貌上看都是千篇一律的,要做成景点的话基本上就要靠挖掘当地文化了,庙会、古树等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比如说,嘉兴的潘家浜,2015年前是养猪村,现在去是江浙沪部分人心中的‘梦里水乡’。它不靠乌镇的人气,仅凭自己的实力,去年游客量达到15万人,今年除夕至正月初六,游客量达8万人。”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一无所有”的村庄,那就要造文化。比如说天福村,就是借用中国人喜欢“福”字做足福文化,设置“福”宴等。

      原文链接: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9-07/06/content_671864.htm

 

 


关闭】 【打印